打破壁壘:中國企業如何克服挑戰走向世界
本地化的需求越來越大,往往在你沒有預計的時間出現。即使是全球化過程本身也帶有地方特色,並受到公司本土文化的影響。在過去的20年裡,特別是過去的10年,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全球,擴展業務,尋求成功。然而,這種全球擴張並非全無挑戰。他們面臨的這些挑戰,有一些是全球性的,是其他地方的公司在擴張時也會遇到的。另外一些挑戰則是中國獨有的。
全球化的本地挑戰
中國擁有近14億人口,本身就是非常龐大的市場。有很長的一段時間,中國公司單靠在國內的收入便已經很足夠。但過去20年的經濟和文化轉變,促使中國企業考慮更大的市場。法規更新了、文化改變了,全球社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强大。
來自不同行業的中國公司正在向國際擴張,走在前頭的是科技、電子商務和 遊戲行業 。公司邁出這一步時,需要應對一些常見的障礙:
1. 法律及規例本地化
在世界上有一些地區,朝任何方向行駛三個小時就會到達四個不同的國家,每個國家都有其本身的規章制度。在這些地方(例如歐洲),國際公司已慣於應對其他國家的法律要求。但如果你是一家一向滿足於自己959萬平方公里主場的中國公司,那麼在面對新的法律制度時,可能需要一些調整。你需要找到熟悉當地語言的專家,並可能需要調整你的產品、安全和私隱措施、甚至生產過程,以符合新市場的期望 和法律。
2. 本地化定價
為當地市場而調整定價,是本地化的一個重要因素。雖然這是一個主要的經濟因素,但也受到文化的影響。BLEND的中國業務發展經理Ann Chen喜歡舉出一個中國單車製造商的例子,他們為產品定出在當地市場有競爭力的價格。中國消費者覺得很實惠。
Ann解釋說:「但在德國,同樣的價格發出了截然不同的訊息。德國顧客認為價格低得可疑,並懷疑單車的品質和安全性。」
中國企業在進軍海外時,不但要知道當地市場的標準價格,還要知道它們發出的是什麼訊號。
3. 打造品牌
世界上每個商業社群的經營準則都略有不同。Ann指出,中國商業文化有一個明顯與別不同之處:
「對於習慣西方文化的人來說,這可能會讓人感到驚訝,但品牌的概念在中國並不那麼强烈。消費者不會去尋找它,企業甚至連考慮開發都不會。」
美國和歐洲市場往往是以品牌為中心,但中國市場並非如此。結果是,中國企業沒有在這些市場上競爭所需的內容基礎設施。當他們想要擴張時,必須從頭開始建立聲譽和品牌知名度。透過本地化,可以審核和更新目標內容,從而幫助建立品牌基礎。
4. 將文化翻譯過來
某些行業面臨更多的挑戰。 遊戲是中國的一個重要行業,也是在全球化路上一馬當先的。正如許多認真的玩家會告訴你的,好的遊戲需要有好的故事。一些從中國歷史、文學和傳說中搜集題材的中國遊戲公司能夠做到這一點。這些遊戲充滿了中國文化,需要文化脈絡才能理解。要把這些遊戲帶到新的市場,僅靠一個語言流利的翻譯員是不够的。要應對這個挑戰,需要既了解中國文化的細微差別、又了解目標市場的本地化專家去幫助當地玩家充分體驗遊戲世界。
BLEND如何幫助中國企業克服挑戰走向世界?
BLEND提供的 本地化服務 涵蓋了所有方面,包括定價、科技兼容性以至跨文化溝通,幫助突破這些擴張障礙。BLEND其中一位最大的中國客戶 小米表示,這種廣闊的視角是關鍵性的。小米和其他中國科技公司所需要的團隊,必須能够將內容迅速翻譯成多種語言,同時還能處理精確的技術細節和文化差異。
請閱讀我們最新的個案研究 ,以 了解BLEND 如何為小米的全球擴張提供支援,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幫助你在世界各地紮根。